4月9日,有网友发帖质疑大学考研复试安排不合理,配图为一份某大学2023年研究生复试通知,发送时间为2023年4月6日15:57,要求“4月6日下午4:00之前确认是否接受调剂复试”,接收人于16:07拒绝该通知。也就是说按照通知要求,留给考生确认的时间只有3分钟。
而据学校工作人员解释,“通知是(下午)三点多钟写的,因为要经过审核,可能点出去的时候时间就晚了。肯定不是故意选的这个时间点”,“实际情况中,超过时间仍然可以选择同意。”
可见这多半是操作失误,而根据工作人员的说法,似乎考生的复试并未受到影响。但梳理一下可知,今年产生舆情的类似事件已经发生了好几起。
【资料图】
4月7日凌晨4点31分,某高校发布待录取通知,要求考生“在半个小时内确认我校待录取通知,逾期可视为放弃”,引起舆论热议。而据学校解释,凌晨发通知主要是“考虑到调剂考生的急切心情”,并且“对所有待录取考生未产生事实影响”。
在更早前的3月24日,某高校因为复试安排时间过于紧张,考生又因为航班延误而未能赶上,出现一起被舆论称为“考研最大的遗憾”的事件。后来在舆论的关注下,该校决定批准相关同学按流程参加复试。
这些事件一定都是学校刻意刁难吗?倒也未必,但也谈不上周到。归根结底,其实还是没有设身处地地站在考生的角度想问题。这隐隐约约透露一种傲慢:反正取舍由我,至于克服困难云云,那都交给考生去想办法吧。
而这些事故一出现,涉事学校就陷入巨大的负面舆情,社交平台的评论区里就填满了网民的义愤与羞辱。这多少是一种代偿,考生面对学校的安排,几乎是毫无博弈能力的。但社会评价会起到平衡的作用,当这些高校纷纷被调侃进了“避雷名单”,学校的信誉在公共空间一败涂地,这就是“任性”的代价。
在此也建议各大高校在招生录取上多长点心,真真切切地去体会考生的难。前几日有媒体报道,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74万人,录取率不超过20%,超过300万考研学子注定落榜。
这就是考生要面临的情况,这是一场非常“残酷”的竞争。高校在招生时,一个不加留意的操作,一个随心所欲的安排,就足以把考生折腾得颠三倒四、担惊受怕。他们是考生、是求学者,但也不妨平等地对待他们,珍重他们对所选学校的那份热忱与渴望。
随着考研率不断抬升,考研在人生规划里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高。换句话说,高校的招生部门也要有这种觉悟,考研已经不同以往了。这也是为什么类似事件一发生,几乎就会受到全社会的关注,迅速上了热搜。平心而论,如今的大学生有几个能不关注考研呢?考研就是一场几乎全民参与的事件,招生部门的一举一动都在聚光灯下。
也相信体贴考生的学校,终究也能获得报偿。他们收获的将是学生真心认同的归属感,是在考生群体中流传的美誉与口碑。由此塑造出来的社会形象,比发布多少个宣传片、投放多少个广告,可能都更有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