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报新闻记者 董昊骞 张一帆 济南报道
8月10日19:30许,随着最后4个单位的“熊猫血”开始输入到老王体内,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(山东省立医院)输血科副主任医师万海燕和她的同事们终于长舒了口气。
老王的血型为B型Rh阴性血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熊猫血”。在我国,只有约0.3%的人为Rh阴性。罹患胸腹主动脉瘤的老王一次性申请了10个单位的红细胞(相当于2000毫升全血的量), “在我们医院,一年到头碰到一次性用10个单位以上‘熊猫血’(红细胞)的手术不超过10例,有的年份甚至不会超过5例。”
(资料图)
最终,这些由山东省血液中心、山东省立医院等多方协调配齐的“熊猫血”,在备好约14个小时后完成了它救治患者的使命。
万海燕在电脑前操作
危急:患者手术,急需十个单位的“熊猫血”
六十年,一个甲子。今年60岁的老王,在这一年经历了重生。
不久前,他被查出患有胸腹主动脉瘤。如果不切除,人体会因瘤样扩张出现破裂性出血,甚至死亡。而切除胸腹主动脉瘤,是一件非常复杂且有难度的事情。医生需要将其胸腹部的主动脉全部切除,用人工血管进行置换,再重建如肋间动脉、肾动脉等各个分支的血管。可以说,这是血管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之一。做这样一台手术,大约需要10个小时以上的时间。
8月9日,当血管外科的大夫们积极为老王的手术做着术前准备时,另一边,距离手术室仅一墙之隔的输血科内,医务工作者们也在紧急调配着手术中可能会用到的“熊猫血”。
“B型Rh阴性血,需要10个单位(红细胞),抓紧准备!”9日上午,一张输血申请单发到了输血科。时值暑期,血液供应紧张,再加上需要如此多的“熊猫血”,输血科的医务人员立马向山东省血液中心申请用血。
“我们目前只有4个单位的新鲜(Rh)阴性血红细胞,而且其中2个单位是给另一家医院的一名患者备下的。我们需要先和那家医院沟通,如果他们的患者不再需要,就可以把他们的那2个单位一起给你们。”
输血科的工作人员与血液中心及临床科室反复沟通
两难:既要备足用血,又不能造成浪费
但这距离手术备血的需要,仍有6个单位的缺口。
“我看您这位患者要备的血量比较大,患者具体情况怎么样?”9日,经过与临床医生10余次的反复沟通,输血科最终决定为老王向血液中心申请解冻4个单位的用血。
“因为患者是胸腹主动脉瘤,我们都知道主动脉的血喷射起来非常有力,一旦血管破裂,他的血会喷到屋顶。但如果手术中情况没那么凶险,血管没发生破裂,手术用血量也可能没那么大。”万海燕说,他们既要为患者备足血液,以防出现术中输血量不够的情况,又要防止过多解冻,造成血液被浪费。
的确,因为Rh阴性血非常珍贵,山东省血液中心会将暂时用不到的血冻存起来,等患者急需时,再解冻处理。省立医院输血科的工作人员在确定要为老王解冻多少血液时,非常犹豫,“现在血液资源这么紧缺,首先是很难得到这么多的血。再一个是,哪怕经过多方努力配齐了,我们也不想浪费这些血液资源,因为一旦解冻,过了24个小时的保质期,失效的血液就该报废处理了。”
于是,4个单位的新鲜血液,再加上4个单位的解冻血液,就成为了最终方案。“8个单位的红细胞就相当于1600毫升的全血,按照患者体重不同,这个数量的血液相当于成年人体内血液总量的1/3甚至更多。”万海燕介绍,8个单位以上血量的手术已经属于大量用血,血荒的时候供血压力特别大。更何况,这么大量的血还是本就稀缺的“熊猫血”。
输血科的工作人员既要为手术备足用血,又要防止造成浪费
设定预案,确保常规备血时间内完成
那两天,为了不让珍贵的血液被浪费,输血科的医务人员提早做好衔接。得知老王的手术是10日早上的第一台,预计11点左右会用到血液,他们提前联系了山东省血液中心,申请血液在10:30送到医院。“血液解冻还需要三四个小时,所以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也是早上五六点钟就开始加班工作。”
10日10:30许,8个单位的B型Rh阴性血红细胞被分装成几袋,送到了山东省立医院输血科东院区。此时,距离临床发出需要10个单位“熊猫血”的申请,还不到24个小时。
“我们平时这样运转已经习惯了,各个环节衔接非常熟练。哪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真的没有筹备到这么多的稀有血,我们还有紧急用血预案,会根据患者的病情、年龄、性别等不同特点,设置不同的预案。”万海燕说,手术用血,情况可能瞬息万变,尤其是遇到紧急情况,他们也拟定了替代办法,比如为老王做了配合性输血的预案,以确保其输血。此外,山东省血液中心也设定了紧急预案,“如果遇到患者用血量很大、很紧急的情况,血液中心也会通过向其他血液中心调血等方法,保证救命血输入到患者体内。”
的确,正是这种日复一日的高效运转,在遇到各种紧急情况时,输血科的医务人员才能在常规时间内经过多方沟通,为患者备足最珍贵的救命血。
记者注意到,为了不让血液被浪费掉,身在东院区的万海燕还多次与科主任浑守永汇报沟通,得知中心院区当天下午有一台骨盆骨折手术,患者也是Rh阴性血液时,浑主任团队确定了一个新的血液保护措施:如果老王用不到这些红细胞,或用不完8个单位的红细胞,他们就会把剩下的红细胞转给中心院区这名骨折的患者。
手术室内,血液被输入到患者体内
松了一口气,救命血完成了它的使命
时间一分一秒向前推进。
手术室内,医生们为老王进行着手术。和手术室一墙之隔的输血科内,医务人员也记挂着这些“熊猫血”的用途。
临近13时,比预计的用血时间推迟了2个小时,这些血是否还能用到?手术医生回复,要先为老王使用自体血回输,然后再使用医院备下的体外血,但具体使用时间还未确定。“那我们先为这名患者保留着。”万海燕说,他们需要密切监护老王的情况,一旦确定他用不上这些血液,就会把保质期内的血紧急送到中心院区,去给另一名患者使用。
“叮铃铃”,15:32,血液转移箱的铃声响起。负责为老王做手术的医生第一次发出用血申请。输血科医务人员立马放下手中的检验工作,打开血液转移箱取出用血单:28号手术间,500毫升血浆。此时,那8个单位的红细胞还没派上用场。
17:09,第二次用血申请通过血液转移箱传来:4个单位的红细胞和400毫升血浆。
19:17,术中的最后一次用血申请传来,老王需要4个单位的红细胞和600毫升血浆。
至此,输血科为老王准备的8个单位红细胞全部输入了他的体内。此外,医生还为他输入了1500毫升血浆。
直到临近11日0点,从10日早上7点就被推进了手术室的老王终于被平安推出了手术室。一场仅手术时间就长达16个小时、加上麻醉等时间近18个小时的大手术顺利完成。
11日晚间,好消息传来,“今天中午已经顺利拔了管,现在他的生命体征平稳,四肢活动正常。”
“得知这些珍贵的‘熊猫血’被输入患者体内时,我们才真正松了口气。”万海燕说,血液是用来治疗疾病、挽救生命的,8个单位的红细胞全部被注入老王体内,这些珍贵的“熊猫血”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