趁着父亲节到来,我们重新来聊聊“爹”。
(资料图片)
在当今互联网话语体系里,“爹”这个词早已被玩坏。它从一开始的父爱如山的“爹”,到爹时代下的拼爹游戏,“一爹更比一爹狂”,再到最近备受吐槽的“男男皆爹,爹爹不休”的“爹”,“爹”这个词仿佛被开发出了多重宇宙。
如今这层宇宙可以卷出一本“爹味文学”——男友可以是“爹系”的,集齐了网络文学中霸道总裁的拽与富,又能兼具新时代产物小奶狗的甜和宠;“爹”可以是形容词,它不分性别,仗着资历好为人师的也可以是“女爹”。
归来(2014)
当你还在奋力补课00后使用的字母缩写是什么,他们已经开始学习爹味中年发言,总结出了“爹味教程”在互联网上维权必过,还能体验当大哥的快乐。
前段时间爆火的国剧《漫长的季节》又引发了大众对“爹味”前所未有的讨论。关于“爹味”,简单粗暴地贴上性别的标签,似乎远远够不着它的厚度了。
逃不开“爹味”
没有一个年轻人逃得过“爹味”,这种味道引发的微妙感觉,就像在公共场合嗅到酸臭的汗味和狐臭味那般,你我面面相觑,白眼一翻一笑而过。
“爹味”在英文里对应着一个近义动词,“mansplain”,指的是以一种居高临下,好为人师的说教姿态向他人解释,这个词甚至在2010年成了《纽约时报》的年度词汇。
爹味的“爹”不仅是一个称谓,更是一种社会资源的象征,它可以等同于“权势”“资本”“背景”“关系”“声望”,也可以是窜流在各个场景之中的“潜规则”。
白鹿原(2017)
它之所以带着男性这种性别符号,是因为在父权社会下的一种默认的刻板印象——男性是权威的,掌握着话语权的,某种程度上说,追求权威,建立话语权是普遍男性主动的意识,也是外界赋予男性的价值观。
况且“爹味”的行为更多被男性实施,而长久以来社会对男女两性的价值评判标准就有所不同,事业上取得成就的男性往往会比女性得到更多、更宽容的正面评价,女性往往会隐身于这套惯有的爹味环境里被忽视和压制。
情深深雨濛濛(2001)
然而如今大众对于这种味道的敏感程度,已经不局限在性别上了。爹味已经越来越普遍了,“我是为你好啊”“让我来考考你”“别怪我没提醒你”“你反省一下吧”……诸如此类熟悉的话语,也仿佛渐渐散发着爹味。
它已经不仅仅面向女性,更可能是某一领域上的长辈或者前辈,对于后辈的说教意味。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,互联网环境下,对于“爹味”吐槽的对象,许多都是幻想着“当你爹”,想要追求权威强调权威,偏偏落到现实当中,反倒是自欺欺人,幻想可以得到话语权的人。
都挺好(2019)
这帮人往往与当下飞速变化的时代产生了隔阂,面临着代际和年龄上的焦虑,他们并不了解什么是大家嘲讽的“爹味”,却不自觉被困在“爹味”之中,并且用这种味道与世界沟通。
《圆桌派》节目里曾经提到过“功能性文盲”这个词,说到人随着年纪大了,大脑弹性就下降了,价值观容易固化,使得自己不再接受新变化的事物,或者他们只是会将这些事物过滤内化,用以佐证自己的价值体系。
这就是为什么人一旦步入中年,尤其是男性,更容易带着“爹味”,因为这些人容易被惯性的价值观圈层,尝试束缚甚至压制他人的价值观,陷入更为自恋属性的单向沟通。
我和我的父辈(2021)
从更深层次的角度上说,“爹味”实际上是当今社会中的缺乏沟通,缺乏倾听,缺乏安全感,缺乏平等讨论的语境的体现,这其中涉及到了职业身份、学识背景等方面的信息环境差异,因而形成不同的思想圈层,所以在交谈中,处于弱势的一方可能只能通过形式上的方式,比如爹味语气、简单粗暴的判断等来占据上风,而非真正地、平等地进入交谈。
好比当下年轻人总结的爹味文学教程——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将自己的ID改成AAA+行业+姓氏+称呼,错别字、标点、油腻表情乱飞,再用“小伙子”“小美女”等爹味用语,最后颐指气使地教别人做事,在网络上伪装成中年男人。
钢的琴(2010)
有趣的是,当年轻人尝试着用“爹味”角色扮演了之后,他们意外发现这种直面矛盾的粗糙话术,居然还带着那么点朴实的真诚,可以毫不掩饰自己的需求,在网上吵架维权的成功率越高,某种程度上还能治愈了年轻人的精神内耗。
这时候他们才明白,“爹味”的背后横亘的是一道难以打破的信息壁垒,一旦与当下世界接不上轨且急需话语权的人,越容易用这种味道武装自己。而我们每个人,都可能逃不开“爹味”的浸染。
重新理解“爹味”
前不久《漫长的季节》引发了关于“爹味”前所未有的讨论。《漫长的季节》里的“爹味”,核心在于父辈的坠落。东北工业化城市在二十多年来的没落与变迁,昔日的工人阶级在市场化改革后的迷茫,以及父权尊严的坍塌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女性角色被隐形在了背后,被困在了“性和母性”的牢笼里,成为了父姓宏大叙事中的吉光片羽。
这或许也是当下大多数关于父亲的叙事被诟病最多的地方。女性角色在当中始终不值一提,大多只成了男性角色增色的点缀。但这部剧可贵的地方在于,它对于“爹味”并没有沉溺在歌颂的层面,而是带着一种创作者的悲悯意味。
漫长的季节(2023)
有意思的是,我们回看国内影视剧对于父亲的叙事,当中隐含着当下社会对于“爹味”的情感色彩,有着微妙的变化。
《归来》《钢的琴》《八月》《我和我的父辈》等这些电影都呈现过父亲的身影,这些父亲的形象似乎更偏向于传统的父辈叙事,重点在于讲述父亲的归来,以及儿子对于父亲的情感缅怀和文化传承。
八月(2016)
《欢乐颂》《都挺好》《我的前半生》这类家庭都市剧的呈现里,父亲这个形象又在“原生家庭”中扮演着失职或者压制的身份定位,这种“爹味”或多或少酿造了儿女成年后的悲剧基因,也承载了现代女性对于“父权”的焦虑和控诉。
“爹味”或许是某些难以甩掉的时代印记,带着某个时代显著的局限。随着时代流逝,我们终将老去,或许都会带着时代的印迹而活着,也会相应地困在那个时代的桎梏里,每一代人都是自我世界的局限者,都要完成对另一个时代的告别。
都挺好(2019)
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最近几年拥有高话题度的国外影视剧。欧美影视剧在处理“爹味”上也非常有趣:好爹往往需要“去权威化”,才能还原纯粹的父能量。
我们会发现有不少角色蕴含了我们对于“好爹”的期待,比如《最后生还者》里被观众直呼“爹地”的乔尔,他的沧桑沉默、以行动替代语言,成了爹味十足的象征;同样是Pedro Pascal,在《曼达洛人》里继续当“星际老爹”,即使没有露脸也依然展露了关键时刻霸气杀敌、带小孩时柔软动人的个性。
最后生还者 第一季(2023)
当然国外的“坏爹”也同样被架起来经历了拷问。曾经的《教父》被封为“老爹”的经典之作,但对于“爹”的反思也在与时俱进着,比如美剧《继承之战》中的爹就代表着家族权威,而每个渴望得到继承权的子女,其实都是父权游戏下的参与者和牺牲者,这个爹脑中容不下完整的女人,他的毒性侵染了整个家庭,甚至通过电视网络影响着全世界。
继承之战 第四季(2023)
读到这里,你可能都不认识“爹”这个字了。没关系,你爹还是你爹,按需向他发送礼物、祝福,或当作无事发生。而当我们面对更为广义的“爹味”,停留在调侃或争论阶段,大概也是现实中无力抗衡的一种体现。但比起过往“爹”形象的单一化,探讨“爹”的多个层面,多少也算是进步吧。